http://www.wretch.cc/album/show.php?i=ayudow&b=5&f=1552736293&p=0
這是照片,拍的不清楚~"~
不過可以看到攪拌棒上有類似顆粒的東西附著在上面,
就是變成那種樣子。
我不大會形容,買個統一布丁把它攪得爛爛的就是我做的乳霜的樣子>"<
有人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嗎?
我試過很多種油:
食用調和葵花油:沒有辦法完全乳化,像米漿那麼稀,有白色懸浮物存在。
食用冷壓橄欖油:可打出光滑漂亮的乳霜狀,兩天後解離一點點的油出來
看的到油,不會流動。
身體按摩用單方基礎油:打的出乳霜狀,但質地介於光滑和豆腐腦之間,
兩天後解離出少部分的油,油不會流動。
身體按摩用複方基礎油:打出豆腐腦般質地的乳霜狀,十分鐘後解離出油來,
油會流來流去。
食用冷壓橄欖油+高梁:打出漂亮光滑乳霜狀,質地比較稠,一個鐘頭後表面龜裂,
解離出少部分的油,看的到油但不會流動。
凡士林:打出來的乳霜狀不似絲綢般光滑也不像豆腐腦,接近油膏狀曼秀雷敦。
凡士林+蜜臘:質地同上,但更稠些。
以上的油、水和乳化劑的比例相同,手法也相同,加水與乳化劑的時機也相同。
而我想問的是
1.是不是相同量但不同種類的油所需的乳化劑比例不一樣?
而調和油是不是比單方的油不容易乳化成功?
2.攪拌的時候應該要攪拌多久呢?時間差會不會影響到乳霜的品質?
攪拌棒攪拌、機器攪拌、搖晃的混合方式會影響乳霜質地嗎?
攪拌的速度也會是影響乳霜質地的變因嗎?
3.乳化劑、油和水普遍的最佳比例應該是多少呢?
4.有打出光滑乳霜狀的小技巧嗎?
5.如果打出豆腐腦質地的乳霜有補救的方法嗎?
--
接觸自製保養品才一個月,而化工行老闆的建議總是反覆,
因此想問問各位前輩的經驗,問題有點多,真的很不好意思^^"
--
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.cc)
◆ From: 218.170.249.55
材料:
20ml的複方精油 (玫瑰果油:榛果油=5:5為基底)
4ml的簡易乳化劑 (抓狂加到4ml)
20ml的水
步驟:
1.燒杯裡先放20ml複方精油再加入0.5ml的乳化劑,
然後開始攪拌,發現乳化並不完全,又加0.5ml的乳化劑。
2.加入2ml的水繼續攪拌,共加了五次,但乳化效果並不佳,
因此又加入0.5ml的乳化劑,攪拌,開始稍有乳化的現象。
3.加了4ml的水後乳化情況並沒有更好,所以又加入0.5ml乳化劑,
此時攪拌後開始有乳霜的樣子出現。
4.陸續加入剩下的6ml的水,越攪拌越發現乳霜的質地開始改變,
變得很像攪爛的布丁或是豆花,看起來不是光滑質地的乳霜狀,
靜置不到十分鐘油就開始解離出來了。